新聞資訊
news5月24日18時13分,西北大地被夕陽染成金色,中國能建西北電建一公司承建的榆神榆橫2臺350兆瓦熱電聯產項目現場卻涌動著火熱的建設熱潮——隨著2號機組首次并網發電一次成功,項目團隊用753個日夜的堅守,在陜北能源版圖上鐫刻下屬于西北電建的閃亮坐標。這支以“黨建紅” 引領“能源綠”的鐵軍,正以安全為基、質量為魂、效率為槳、品牌為帆,書寫著新時代能源工程的創優答卷。
安全為基:織密智慧監管網絡,筑牢發展底線
安全是懸在頭頂的利劍,更是刻進團隊基因的信仰。項目團隊以中國能建“十二個到位”為準則,創新推行“網格化管理+智慧工地”雙模式,構建起立體化安全防護體系。
施工現場被劃分為26個責任網格,每個網格實行“黨員安全網格員+專職安全員”雙崗負責制,從入場三級安全教育到分部分項技術交底,從每日隱患巡查到季度應急演練,形成“人人有責、層層履責、環環盡責”的監管閉環。智慧化工地平臺實時抓取 監測點數據,塔機防碰撞、人員定位等智能系統全天候運轉,讓高空作業、設備運行等風險場景實現可視化管控。
憑借“鐵腳板+智慧腦”的組合拳,項目創下753天“零事故”紀錄,高分通過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認證,“反違章典型經驗”被納入中國能建推廣案例,成為陜北地區安全管理的標桿樣本。
質量為魂:毫米級匠心雕琢,鍛造行業標桿
在汽輪機扣缸現場,90余噸的底壓缸蓋正以0.03毫米的誤差標準緩緩落座——這是項目團隊匠心筑夢的縮影。從技術交底“二維碼上墻”確保操作精準,到實行“三檢制+樣板引路”嚴控工序質量,團隊將“工匠精神”滲透到每一道焊口、每一顆螺栓。
鍋爐水壓試驗堪稱“質量大考”:當32.23兆帕壓力下的汽水系統經受20分鐘考驗無泄漏時,近3萬道承壓焊口98.26%的無損檢測合格率、457個分項工程100% 驗收通過率等數據,成為最有力的注腳。汽輪機墊鐵研磨至0.05毫米精度、基座標高控制在±0.5毫米誤差,這些“吹毛求疵”的堅守,讓關鍵工序一次性成優率達100%,創下同類工程最短施工周期紀錄。
效率為槳:科學調度精準發力,跑出建設加速度
面對工期緊、技術難、協調復雜等挑戰,團隊以“掛圖作戰+動態管控”破解困局。施工總進度計劃細化為1200 余個節點,人力物力調配精確到小時,高峰期實現8個作業面、500余人同時施工的“立體會戰”。
5天完成60公里控制電纜敷設、提前4天實現廠用電受電、鍋爐水壓試驗一次性通過……一系列“閃電戰”背后,是24小時輪班制與工序穿插的高效協同,是“勞動競賽+攻關突擊隊”的雙輪驅動。從2024年3 月發電機定子吊裝到2025年5月汽輪機定速3000轉,14個關鍵節點全部提前或按時完成,彰顯出“西北鐵軍”的執行韌性。
品牌為帆:文明施工樹標桿,市場效應顯擔當
走進施工現場,“三區分離”管理讓材料堆放區、作業區、辦公區界限清晰,安全標語與綠植點綴其間,顛覆了傳統工地“灰頭土臉”的印象。斬獲業主單位“安全文明施工先進單位”獎牌,不僅是對標準化建設的認可,更成為企業品牌的流動名片。
品牌影響力轉化為市場競爭力:項目建設期間吸引1家潛在客戶實地考察,為后續百萬機組項目合作埋下伏筆。業主單位的表揚信、總包方的專項嘉獎,共同勾勒出“能者善為,建者善成”的企業畫像,讓“中國能建西北電建”品牌在陜北能源市場熠熠生輝。
黨建為旗:紅色引擎驅動,凝聚攻堅合力
在鍋爐鋼架上,“黨員突擊隊”旗幟隨風飄揚——這是項目黨支部 “三保三創三提升”黨建品牌的生動注腳。面對高空焊接、大件吊裝等硬骨頭,5個“黨員安全示范崗”每日巡查 2萬步,黨員骨干駐守關鍵工序 1800余小時,用“白加黑”的堅守詮釋初心使命。
人才培養按下“快進鍵”:6對師徒簽訂“導師帶徒”協議,汽機安裝實操競賽涌現出技術能手,青年員工平均成長周期縮短30%。“工地夜校”“文化活動月”等黨群共建舉措,累計解決員工訴求10余項,讓施工現場成為溫暖的 “職工之家”。
站在新的起點,已并網的2號機組各項參數穩定優良,正向著168 小時試運行全力沖刺。這片被能源之光點亮的陜北大地,不僅見證了西北電建人“建一項工程、樹一座豐碑”的承諾,更孕育著“以匠心致初心”的未來期許。隨著“雙碳”征程的持續推進,這支鐵軍將繼續以奮斗者的姿態,在能源電力高質量發展的藍圖上續寫更多精彩篇章。